上午对做课题(学业工作)的随想:
1.不要追求全面,而要追去目标。没有针对性会发现,永远都做不全。先放下全,才能做到全,因为我只能从一个点出发去“发现”别的东西,而不是我已经发现了别的东西后,再从一个点出发。
想起了老师说,一个学者随时要都要有5篇文章——已经投出去的、写完的准备投的、在动笔的、在收集材料的,和脑子里产生的想法🤣慢慢朝这个方向努力。永远不是万事俱备再动笔,而是先把现有的想法写下来(哪怕很不明晰、很粗糙)才可能去做下一步。
2.习惯需要内化,既来自于内驱力(比如,自律),又来自于外界的“规训”(比如,ddl,不做完不成)
我需要转换的是,如何在没有ddl的情况下增强内驱力?——设想:给自己设置ddl
•我的工作模式现状&我理想的工作模式?
能力“上限“没有区别,不管ddl有多少,我都只能把1-2项作为我的主要工作去解决。得到的经验是:一段时间里目标恒定,可以想要做A也想做B,但是不能ABCDE全做。
ABCDE可能是我未来几个月要做的事情,但就像第一条被完美主义驱使一样,我在做事情的时候也会想ABCDE每个都做一些,这样每个都有几个月的时间去完善→不切实际!!!本身就启动困难,还非得给自己找这么多要启动的。
/
把我要做的事情,分为“工作”“习惯”“生活”:
工作上安排1-2项主要任务,和1-2项“有时间可以做的”“没有那么困难的,可以在调整状态的时候做的”来补充。
建立一个习惯,给自己时间去内化。并且…需要有非常非常强的Ti去说服自己坚持,有利于习惯的确立。
生活上的事情,是希望我可以不要being taken up by work,对现阶段看来是非常不现实的,先做好眼前的事情吧…
山东·威海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
登录
关注4
粉丝4
喜欢372
内容138
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🌠
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🌠
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
上善若水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